“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端午节的最初的由来源于古人对自然天象崇拜,即是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端午节两个标志性习俗是扒龙舟和食粽。——06-12”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端午节的最初的由来源于古人对自然天象崇拜,即是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是说在仲夏端午时分,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天,处于全年最“正中”之位。
这苍龙七宿,又称东方青龙七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名词。

上古时代人们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把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俗称“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按照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划分为四大组,产生“四象”: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我们熟悉的“左青龙右白虎”就是这个意思。
在东方的7个星宿分别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人们称它为“东方苍龙”。
古时,人们观察到苍龙七宿的角宿在仲春出现在地平线上,即为“龙抬头”;仲夏苍龙七宿升至正南中天,即为“飞龙在天”。
所以端午节的由来,原本是上古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
后来因为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当然,也有端午节是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端午”的“端”字本义为“正”,“午”为“中”。“端午”(端五),“中正”也,这天午时则为正中之正。
仲夏午月午日飞龙在天,此时龙星处在正南中天,为全年周天运行最“中正”之位,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
古人历来崇尚中、正之道,“中正“之道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另,端亦有“初”的意思,因此午(五)月的第一个午日,亦谓端午。
端午节两个标志性习俗是扒龙舟和食粽。据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与《端午的历史教育》(见《闻一多全集》)论文中考证认为
先民以“龙”为图腾,而且每年在端午这天,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
其中有一项活动便是在急鼓声中以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面上作竞渡祭龙神,也给自己游戏取乐,这便是龙舟竞渡习俗的由来。
关于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和大诗人屈原有关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但却再也没有捞到屈原的尸体。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闻一多认为把屈原和端午节捆绑在一起,是南朝梁吴均的《续齐谐记》中才出现的,而端午节很早以前便已存在。
由于《屈原列传》存在种种问题,指其不可信的学者颇多。
如胡适说,“《史记》本来不很可靠,而屈原、贾生列传尤其不可靠。”
胡适一直怀疑是否真的有屈原这么一个人,因为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之前,史书上没有关于屈原的记载。
在司马迁前至战国屈原所在时期百多年这段时间里对屈原的记载是空白的,屈原是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才首次出现,如果真的有屈原这么一个响亮人物,史书上不该空缺的。
把屈原和端午节捆绑在一起是在南朝的文献,而南朝离屈原跳江自尽间隔了七百多年。
相关标签:
五月初五 端午节 由来 风俗 简介 祭龙 屈原 龙舟 粽子
更多"五月初五 端午节 由来 风俗 简介 祭龙 屈原 龙舟 粽子"百度搜索 五月初五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简介
看过《五月初五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简介》的人还看了以下祝福语短信
关于描写端午节的古诗欣赏10首以上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历史源远流长,通过先人的古诗词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古人是怎么过端午节的。端午节古诗欣赏——端午粽香庆团圆、缠彩线挂平安符、怀古凭吊屈原、沐浴赏花赛龙舟、戴艾草挂剑蒲
06-12
五月初五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简介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端午节的最初的由来源于古人对自然天象崇拜,即是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端午节两个标志性习俗是扒龙舟和食粽。
06-12
2021年端午节放假安排放几天
2021年端午节是农历的五月初五,阳历的2021年6月14日,星期一。2021年端午节放假是3天,具体时间安排是:6月12日-6月14日放假,无调休。即可双休日加周一。
06-12